南昌大学共青学院“通书星火,青衿力行”实践队赴庐山市温泉镇通书院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综述

来源:院团委
作者:鲁咏春 熊诗琦
责任编辑:詹建志
日期:2025/07/15 04:55
浏览次数:37

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“大思政课”中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”,积极响应“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”的号召,南昌大学共青学院“通书星火,青衿力行”暑期社会实践队于6月29日至7月10日深入庐山市温泉镇通书院村,开展了为期12天、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。实践队聚焦乡村振兴,以“七彩课堂”教育帮扶为基点,以红色基因传承与文化挖掘为主线,以服务乡村发展需求为导向,通过扎实的实践行动,为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。

教育润童心,七彩绘盛夏

实践队将教育关爱作为重要切入点,在隘口街精心打造“七彩课堂”,惠及当地50余名乡村学生。课堂内容设计科学多元,既包含作业辅导、普通话推广、防溺水安全教育等基础课程,更创新融入非遗文化体验(漆扇制作、剪纸)与艺术兴趣活动(创意扭扭棒、折纸、绘画、舞蹈、歌唱及益智游戏),有效填补了乡村儿童暑期教育空白。这不仅为孩子们构筑了充实、安全、快乐的假期,更以美育德育浸润童心,为乡风文明建设播撒了希望的种子。实践期间,队员们还深入温泉镇“爱心课堂”,持续开展学业辅导与关爱活动,扩大教育帮扶覆盖面。

赓续红色血脉,厚植家国情怀

红色教育贯穿实践全程。实践首日,队员们便走进通书院村历史文化馆,感受地方文化底蕴。在“七一”党的生日这个特殊节点,驻村书记汪强带领队员参观红色村史馆,详述七位红军烈士英勇事迹,并由烈士后人引导祭扫英烈墓。青山肃立,队员们肃穆除草、鞠躬默哀,在庄重仪式中接受精神洗礼。为汲取前辈力量,队员们走访了三位“五老”代表:聆听50年党龄的但金滚讲述军旅报国情怀,援老抗美老兵但友华回忆战场峥嵘岁月,老支书但友美分享带领村民建设家乡的奋斗历程。这些跨越时空的对话,将忠诚、奉献、担当的“五老”精神深植青年心中,激励着队员们筑牢信仰根基,勇担时代使命。

服务乡村所需,贡献青春智慧

实践队紧密结合乡村发展实际需求,开展了多项务实服务。聚焦平安乡村建设,队员们借助“村之韵·通未来”七一文艺汇演人流密集的优势平台,积极开展反诈宣传专项行动。他们通过剖析高发诈骗案例、耐心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、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,累计覆盖村民600余人次,发放资料400余份,切实提升了村民的识骗防骗意识与能力,为织密乡村安全防护网贡献了青春力量。队员们还全程参与了该场文艺汇演的组织协调工作,在秩序维护、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。践行生态文明理念,队员们携手省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,积极投身“河小青”护河志愿行动。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和水渠河道,不畏辛劳地清淤除障、疏通水道,既有效保障了农田灌溉用水,也以实际行动守护了流域生态环境。劳作间隙,嘹亮的红歌伴着汗水唱响,正是队员们守护绿水青山、服务乡村振兴的青春誓言。着眼产业振兴动能,队员们深入当地颇具特色的灵芝、葡萄产业种植大棚,开展实地调研。他们采用实地观摩、倾听介绍、深度访谈相结合的“看、听、问”模式,与企业家和种植户深入交流,努力了解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现状、面临挑战及未来前景,为思考如何更好服务“三农”工作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和实践认知。同时,实践队员协助温泉镇养殖户采摘灵芝,更以“直播助农”形式对当地灵芝产业进行推广,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

感悟文化魅力,赋能乡村振兴

实践队深入调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戏,聆听《杨家将》等经典唱段,感悟其承载的忠勇报国精神;与传承人深入交流,体会“择一事终一生”的匠人坚守,深刻认识到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。此外,队员们还走进村“颐养之家”,开展敬老行动,包饺子、话家常、剪窗花、唱红歌,为老人送去温暖陪伴,在服务中传承中华孝亲敬老美德。

思政引领实践,校地共育未来

本次实活动注重思想引领与校地协同。驻村第一书记汪强受邀为队员开设“泥土课堂”思政讲座,结合自身驻村经历,围绕“责任担当、任务落实、特色创新”阐释乡村振兴内涵,为队员们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指南。活动期间,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徐赵凤专程赴通书院村慰问实践师生,观摩“七彩课堂”成果(如学生创作的漆扇、扎染作品),并与当地隆重举行了“社会实践教育基地”揭牌仪式。该基地的建立,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,为学院深化实践育人、服务地方发展搭建了长效平台。实践尾声,队员们与当地孩子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汇演,《少年中国说》朗诵、非遗漆扇走秀等节目精彩纷呈,村歌《春居通书院》的合唱更唱出了对美好乡村未来的憧憬。

为期十二天的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,但这簇在通书院村点燃的青春星火,已深深烙印在每位队员心中。他们以脚步丈量乡土,用热情服务乡民,将知识赋能乡村,在躬身实践中深刻理解了国情民情,淬炼了担当精神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强国有我”的青春誓言。据悉,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将继续坚持“五育并举”育人理念,深化实践育人内涵,引导更多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,为培养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,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。


0条评论
党政办
0792-4342912
人事处
0792-4379832
就业指导服务中心
0792-4347783
招生热线
0792-4341913
教务处
0792-4342914
学工处
0792-4379853
计划财务处
0792-4341278
地址:共青城市南湖大道465号邮编:332020